隨著人工智慧 (AI) 系統已普遍出現於在許多社會之中,也發展出了人工智慧倫理這個領域發展。在本文中,作者認為在人工智能倫理的領域中,嚴重忽視了人工智慧系統對動物造成的影響,因此於文中呼籲人工智慧倫理應將動物考慮在內,並回顧四個受到忽略的動物相關倫理問題。
我們必須先說明,作者是採用廣義的 AI來涵蓋可能適用動物倫理的所有系統,因此會包含電腦視覺(例如,臉部和物體辨識)、自然語言處理(例如,翻譯和語音到文本)、搜索引擎、推薦演算法、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等系統。
作者先檢視人工智慧系統可能對於動物造成的三種影響,並基於受影響動物的數量以及影響程度的緣故,特別關注工廠化農場、自動駕駛汽車、會瞄準動物的無人機系統和動物實驗。
- 直接作用於動物的AI系統:相關例子包括工廠化農場的系統,如在集中型動物飼養經營場所 (CAFO) 中監控和調整環境的系統以及用於集乳機器人系統,另外還有辨識入侵物種之後,再用子彈或毒藥瞄準牠們的無人機系統。
- 間接作用於動物的AI系統:作者主要關注的是自動駕駛汽車引起和避免衝撞動物的可能性。
- 不作用於動物但會影響動物的AI系統:例如,人們可能會透過搜尋推薦系統演算法,看到表現動物痛苦或縱容物種歧視觀念的資訊。
作者研究了人工智慧系統人本中心思想所漠視的四個動物相關倫理問題。首先,人工智慧業界必須開發一個實用的系統,讓技術開發人員、供應商及用戶對動物造成的影響負起道德責任。人工智慧技術必須能夠注意到動物因無法表達痛苦導致遭到漠視的傷害。作者提議應讓動物福利專家參與,使系統具有辨識這類危害的功能。但他們也提醒,改善動物福利的人工智慧系統,或許也會促進動物受到更嚴重的剝削。例如,工廠化農場的經營者可能會用AI來增加養殖動物可以容納的數量,延續工廠化農場的運作。
其次,作者也擔心人工智慧演算法會除了會延續性別歧視、種族主義和年齡歧視等人類偏見的存在之外,也會延續物種歧視的觀念。例如,使用chicken(譯注:可同時意指「雞」與「雞肉」)一詞簡單在網路搜尋,可以找到許多雞肉食譜,更讓人普遍以為某些動物是用來吃的。人工智慧道德判斷模型也出現了這種偏見,模型總結出吃動物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有時在道德上會鼓勵這種行為。
第三,動物與受到人工智慧系統影響的其他利益相關者不同,牠們無法在人工智慧開發的過程中直接反應或提供意見。因此,作者建議人工智慧開發人員尋找其他數據源來保障動物的利益。其中一種選擇是與動物行為和認知專家合作,學習如何理解動物行為及其情緒狀態之間的關連。另一種選擇是收集體溫和心率等生理數據,訓練人工智慧技術去辨識動物的感受。
最後,作者承認開發AI的過程中,很難真正平等地將動物與人類的利益納入考量,有些限制來自技術的本身,例如:自動駕駛汽車的設備可能不具感知能力,因此無法於行進過程中避開小型動物。即使 AI 開發人員的產品能達到這種偵測水準,技術上卻也可能使這種AI 系統變得笨重或難以銷售。其他限制則與終端用戶的道德觀點有關,例如,消費者可能不希望自動駕駛汽車會因為整條道路都位於海蟹遷徙路徑而避開。
可惜的是,要創造出能夠平等考慮人類和動物利益的人工智慧技術希望不大。作者提出兩種因應方法:由上而下的訓練與由下而上的訓練。開發人員會替由上而下的模型選擇一個道德框架,並教 AI 系統遵循,但要做到這點,開發者就必須事先做出艱難的道德判斷,比如選擇哪些生物具有道德地位(moral status),以及如何進行道德取捨。由下而上模型中的人工智慧系統則是採用“邊走邊學”的模式,透過獎勵來塑造行為。
然而,由於人類社會基本上會歧視物種,這意味著人工智慧可能也會因為採取物種歧視的觀念而受到獎勵。
人工智慧雖然急速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許多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本文主要還是從理論方面來談。然而,動保人士可以發揮他們的影響力,促使AI 倫理將動物進一步納入考量。例如提供 AI 立法與動物立法的意見,或經由加入顧問小組,提供他們對於人工智慧系統和動物行為的想法,並呼籲大眾應在推動科技進步的同時,考量到動物的利益。
原文出處
Bringing Animals Into AI Ethics
原文引用之文獻
Singer, P., & Tse, Y.F. (2022). AI ethics: the case for including animals. AI and Ethics.
原文作者/Marci Regambal
翻譯/姚懿珊 審定/黃懿翎
插圖、相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