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有個真正的家》是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的作品,繪圖者是貓魚,這本書讓我們家的小孩很興奮,因為封面的四隻狗像極了豆豆、seven、還有爸爸小時候養的大白狗皮皮,以及我們最常在街頭看到的黑犬。

在許多繪本裡,動物是重要的主角,大家都喜歡那些擬人化的角色,但是現實中的動物,孩子們了解多少呢?
書裡介紹了四種籠鍊犬的生活,被關在大鐵籠裡看家的小黑,每天只能看著主人和兩隻可愛的品種犬在房子裡舒適生活,他知道主人不是不愛狗是不愛他這種狗;還有養在果園裡,用短繩綁在果樹下,整日被陽光曬得氣喘噓噓的小黃;被拴在工地柵欄上,因為脖子上生鏽鐵鍊而受傷的花花;養在鴿籠底下,身旁只有吃剩的便當、髒水、鳥屎的小白。貓魚畫得真好,狗狗無論哀傷難受喜悅的模樣都活靈活現,讓我們前後翻頁一直看。
故事最後有了很好的結局,但是我們都知道現實很殘酷,這些籠鍊犬比流浪犬更難救援,因為他們是人類的財產,所以你想給他一碗乾淨的水,一點飼料,都還要徵求主人的同意;又勉強說得上有吃有喝,很難符合受虐的標準。因為沒有社會化的訓練、惡劣的生活環境,所以他們也比較有攻擊性,就算主人願意放手,還是很難被認養。
書末一篇討論「動物到底有沒有家的感覺」之文,讓人鼻酸,我相信當然有,我告訴孩子,這些狗有吃有喝有名字,但是沒有家,牠們只是活著而已,而且是生不如死的活著,就像是受虐兒童,那種地方怎麼會是家?
上週六走讀新莊,行經一些開發早的社區,看到了養在鐵籠裡的黃金獵犬,還有睡在自己糞便旁被短繩綁住的鬆獅犬,我和澄澄很不忍心,但知道他們都不符合虐待的標準。
如果我希望台灣孩子不要生那麼多,但每個孩子都能被好好對待;我也希望台灣貓狗結紮不再繁衍後代,但每隻貓狗都被好好照顧。
圖文/Shu Ting Chen(原文)
感謝網友 Shu Ting Chen 分享動平會出版的 《我想有個真正的家》 主題繪本並授權我們刊登以上圖文!
動平會製作繪本,以生動活潑的圖像和擬人化方式呈現籠鍊犬的心境變化,吸引孩子和青少年的閱讀興趣,設身處地感受被長期籠鍊的痛苦。
如果你也想要獲得這本繪本,目前您可透過以下捐款禮的方式獲得!
- 捐款感謝禮:《我想有個真正的家》不當籠鍊犬主題繪本
-
捐款感謝禮:《我想有個真正的家 - 注音版》繪本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