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已證實動物是有「知覺」的生命,歐盟特別在憲法層次上,將「動物」(animals)定義為 「有情感、情緒;有意識、知覺;會感覺疼痛、痛苦的生物」(sentient beings),並要求所有會員 國應全面關注動物福利的需求1 。台灣在 1998 年訂立《動物保護法》,為全球第 54 個立法保護動物的國家,立法精神強調「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
人與動物互動的樣態非常多,有些互蒙其利,有些則對動物造成無法恢復的侵害,但無論如何, 避免讓動物承受「不必要之痛苦」(unnecessary suffering)被視為基本的、人道的原則。
我國法律允許動物利用,有些動物利用則需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規範。但不論哪一種動物利用, 「非人道」(inhumane) 對待動物的方式、工具,應立法禁止,包括野生動物保育法(農委會林務局 主管) 及動物保護法(農委會畜牧處主管),雙管齊下。
內文更新20240505:新增英國威爾斯與蘇格蘭於2023~2024年間修法禁用套索陷阱內容。
「非人道」、「殘忍」的陷阱」,對動物福利與野生動物保育都有嚴重負面影響
從動物福利角度來說,台灣常見的捕獸鋏、金屬套索等陷阱,設置者通常不會固定時間查看是否 有動物被捕,導致動物被活活餓死、渴死的狀況時有所聞;其次,動物基於求生本能,會嘗試掙扎逃生,為能掙脫陷阱,自行扯斷或啃斷自己肢體的情況屢見不鮮;最後,縱使僥倖存活、被人發現,也已經留下難以痊癒的傷害,且生存機率非常的低。
從野生動物保育角度來說,陷阱的使用除了會對該地區的各種動物造成嚴重的傷害與痛苦,更會導致野生動物族群數量的減少與生態的負面影響2 。一項長期研究顯示3,因陷阱而嚴重受傷的雌性野生動物(如鬣狗)即使生存下來,生育率會下降(原因包括初次生育年齡延遲、產仔數減少以及後代存活率下降等),反映出陷阱對野生動物數量的影響可能被嚴重低估。
世界自然基金會 (World Wildlife Fund, WWF) 便曾發表聲明表示,套索陷阱(snares)的氾濫 正在加速瀕危物種的滅絕,因而強烈建議各國應透過立法來解決此問題4 。台灣黑熊、石虎、水鹿、 獼猴、犬貓等無數動物被這些陷阱傷害的新聞層出不窮,非人道、殘忍的陷阱,應立法全面禁止。
非人道陷阱對人類健康及安全也有高度疑慮
即便對人類來說,非人道陷阱對民眾的健康和安全也構成了威脅。曾有登山客因頭部誤觸金屬套 索陷阱而導致嚴重受傷的案例。陷阱獵具的使用還增加了人類與野生動物的接觸,主要是因為許多被誘捕的野生動物,尤其是有蹄類動物和食肉目動物,已被證實為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tic diseases)傳播風險最高的哺乳類動物群5 。
而陷阱上這些動物的皮毛、血液及體液等,便是助長這 些人畜共通傳染病傳播的主要通道之一。珍古德博士便曾公開表示6 ,當代野生動物的棲地破碎,讓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大增,加上狩獵、運輸與食用野生動物等,都造成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傳 播,而重複使用陷阱更增加了相關風險。
政府應以「友善動物、友善環境」的措施取代非人道陷阱
人類不管何種需求,都不應該合理化任何殘忍對待動物的方法、方式和器具。以農損的防治為例,國際社會為避免對動物和環境造成傷害,不斷在提倡人道措施(humane mitigation efforts)7,包括:圍網系統(net traps systems) , 緩衝作物(buffer crops), 作物巡守(crop guarding), 工事構築(fortifications), 野生動物防止(wildlife-proofing), 安全驅趕劑(safe repellents), 威嚇設施(deterrents), 鐵絲網(wire-netting), 電網(electric fences) or 活捉(live traps)等等。台灣也有許多農民參與、投入。
此外,為了減少陷阱和其他非法活動,使所有野生動物受益8,政府也應訂定全國性的預防計劃, 包含成立巡邏隊、定期搜山等,以維護環境生態法益與正義。
一、獸鋏和金屬套索(山豬吊)等陷阱,對於動物與人類造成那些危害?
獸鋏和山豬吊(等陷阱)的使用,直接或間接危害眾多生命,包括動物和人。
陷阱的目標無差別,任何動物都有可能誤觸後傷亡。山林陷阱的氾濫,已導致許多保育類動物、一般類野生動物、犬貓等寵物受害。
這類型的陷阱有強大殺傷力,誤觸的個體會在掙扎過程中受傷、失血過多死亡或因無法覓食,導致直接渴死、餓死。動物即使強力掙脫,也往往終生殘疾或因傷口感染而死。
陷阱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傳播媒介。被誘捕的動物如野豬、果子狸和穿山甲等,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傳播之高風險物種,附在陷阱上的皮毛、血液及體液等,是助長傳播的媒介9,10。

二、陷阱危害野生動物保育?
- 是的,已經有許多保育類動物受害,包含台灣黑熊、石虎、黑面琵鷺、水鹿等動物。以臺灣黑熊為例, 109年台中果農誤捕黑熊事件11,保育團體發起一人一信陳情,訴求禁用殘忍的非選擇性陷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認同並承諾構思「三贏」辦法12。去(111)年,發生編號568臺灣黑熊「遇害遭掩埋事件」13,14;今年本(5)月又發生油茶園誤捕黑熊的通報15。野外臺灣黑熊僅剩幾百頭,研究個體(登錄36隻)當中,一半以上曾因中陷阱而斷指、斷掌16,留下永久性創傷。除了動物無端受害,生存更加不易,而救傷、養護、安置等,也需龐大社會成本。
- 在高雄壽山國家公園,則是發生多次獼猴遭受陷阱傷害事件。例如106年6月一隻公猴兩腿被夾斷,110年5月有民眾目擊獼猴拖著捕獸夾移動,至去(111)年3月底則發現有2隻獼猴被陷阱鋏斷腳17。野生動物若中陷阱,除了死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僥倖逃脫會往更深的山林躲藏,民眾難以發現救援。有通報或記錄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 一項長期研究顯示18,因陷阱而嚴重受傷的雌性野生動物(如鬣狗)即使生存下來,生育率會下降(原因包括初次生育年齡延遲、產仔數減少以及後代存活率下降等),反映出陷阱對野生動物數量的影響可能被嚴重低估。

三、陷阱問題,只見於深山嗎?
- 不、目前城市近郊、淺山甚至國家公園都有陷阱的存在。「動物保護法」雖已禁止獸鋏、山豬吊的使用,但因山豬吊的「製造、販售、陳列、持有、輸出入」未被禁止,且「野生動物保育法」有開放例外使用條款,目前市面上容易取得此類陷阱。
- 106年金針山產業道路上便曾發生婦人誤踩獸鋏事件19;今(112)年汐止區民眾發現許多陷阱,而向新北市政府動保處陳情20。
- 過去4年期間,僅新北市萬里五指山一代就有超過100隻犬隻誤踩陷阱被救。南投縣關懷動物協會於109-110年間,僅在埔里、國姓、仁愛三鄉鎮的淺山地區,就拯救了近250隻因中陷阱而斷腳的犬隻。
- 開放國人休憩的國家公園,也常見陷阱。今年2月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登山步道(至善路三段)就有8隻犬隻因中陷阱而之後被迫截肢,其中一隻是家犬。近2年該區域附近有約20隻犬隻誤中陷阱被救。
- 社團法人台灣愛克特動物重生救援協會(ACT),自106年至今,接獲上百件有關陷阱傷及動物的通報,救援地點通常在淺山近郊,以及陽明山國家公園。其目前收容的284隻狗中,有大約三分之一(88隻狗)是因陷阱而受傷,其中約70隻因此截肢。

四、國際如何因應陷阱的危害?
英國政府調查顯示,該國陷阱只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捕獲預定目標物種,其它四分之三皆為「誤捕」,包括野兔、獾、家貓和狗、鹿,甚至水獺等,動物多為重傷或死亡,而每年陷阱獵捕的動物可高達170萬隻21。許多國際保育組織早已重視無差別式陷阱對野生動物的傷害,並試圖阻止相關非法交易及人畜共通傳染疾病的風險,長年致力推動陷阱移除計畫。
-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於2005-2019年間,在5個東南亞國家(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越南)的11個保護區中拆除了37萬1,856個金屬套索陷阱(約5萬3千個/年)22,23。有鑑於單純或被動地銷毀陷阱不足以解決危機,WWF敦促東南亞各國政府加強立法以阻止陷阱的使用,並投資更多資源以支持對保護區的巡邏和監測,並建議各國政府還必須採取配套措施,限制購買、銷售、輸出入具有高度人畜共通傳染病傳播風險的野生動物物種 。
- 烏干達卡巴利黑猩猩計劃(The Kibale Chimpanzee Project)發起的卡巴利陷阱移除方案(Kibale Snare Removal Program, KSRP),自1997年開始與當地野生動物管理局合作,每個月有24天固定進行清除國家公園中的陷阱,以減少園區內非法活動,並成功的達到研究、保育及教育的目標24。
- 英國則有全國性的反陷阱運動(National Anti-Snaring Campaign)25,抗議陷阱的銷售和製造。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 IFAW)也致力移除這類「野生動物的無聲殺手」,在南非開普敦近郊巡邏並銷毀由任何材料製成的套索26。而英國反陷阱運動近年開始有了實際的成果:威爾斯已完成修法於2023年全面禁用套索陷阱、蘇格蘭已於2024完成修法,也將全面禁用套索陷阱!

五、目前國際規範陷阱的態度及做法有哪些?
國際「符合動物福利的獵捕」原則是:減少動物的痛苦和嚴重受傷的風險;必須確保使用的獵具能夠迅速且有效地殺死獵物,且須避免獵捕到保育類動物。
- 以歐洲國家為例27,愛沙尼亞、丹麥和匈牙利禁止使用套索作為獵捕方法;西班牙、波蘭和捷克允許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套索,但西班牙很少人會嘗試去取得使用無差別陷阱的授權。波蘭的《自然保護法》(The Nature Protection Act)禁止對「部分受保護物種」和「獵物」使用套索,大多用於科學研究方面的捕捉。捷克則是通過動物保護法,禁止使用金屬套索。丹麥則只允許使用不傷害動物的槍支和陷阱。
- 英國對套索是否合法的認定在於設計,但英國反對殘酷運動聯盟(League Against Cruel Sports)指出,即便有誘捕限制、操作規範及專業培訓等,「正確」和合法地使用套索仍會造成動物大規模的意外痛苦和死亡。訓練、標記和技術變革等也無法改變套索本質就不人道的事實,加上套索使用場所往往地處偏遠或於私人土地,難以落實執法,因此他們認為,要對套索陷阱的使用實施任何有效的管理規範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全面禁止其銷售和使用28,29。而在英國反對殘酷運動聯盟的倡議下,威爾斯與蘇格蘭已透過法律禁止套索陷阱使用!

六、臺灣現行陷阱的「管理」亂象為何?
- 2012年英國政府報告指出,沒有任何一家受訪的狐狸套索陷阱經營者完全遵守當時具有效力的管理準則(Code of Practice),也因此無法找到任何符合規定的套索現貨;而一項由射擊行業委託進行的研究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相關獵場看守人閱讀過該準則30。臺灣現在也是這種「法規是一回事,遵守與否是另一回事」的現象。現行野保法第19條第2項規定,任何陷阱的使用必須向政府申請(包含21、21-1條例外使用條件),但民間團體調查發現,只有三個縣市「曾經」有人申請過,代表目前大部分的陷阱都為違法陷阱。申請者屈指可數,但陷阱卻又在山區、市區到處出現,除反映執法怠惰,也凸顯出法規漏洞、管理不易。
- 現行「動保法」雖禁止金屬套索(山豬吊)的「使用」,但沒有禁止其「製造、販賣、陳列、持有或輸出入」;且「野保法」有條件允許使用捕獸鋏、山豬吊,並也沒有禁止「製造、販賣、陳列、持有或輸出入」,如此一來,陷阱來源充足、流通無礙。
- 再者,野保法第17條雖限制狩獵地點,第19條雖限制狩獵器具,且原則上一般人不得任意在任何地點使用任何器具獵捕野生動物(例外條款僅限農損防治及原民狩獵文化才開放使用山豬吊等陷阱);可是除了捕獲保育類動物須通報主管機關之外,捕獲到一般類野生動物並不需要通報政府機關,有心人士便會利用「農損防治」等藉口獵捕具經濟價值的獵物,並私宰、販售圖利。
- 陷阱的背後,其實是非法利用野生動物的產業亂象。有心人為了私利,大量使用陷阱來獵捕野生動物,供應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市場。以山豬為例,往往會以一頭1-3萬元不等的價錢販售給山產店家。知情或不知情的消費者吃下肚的,其實就是未經檢疫的肉品,造成嚴重的食安隱憂。而「農損防治」無任何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使用這個藉口獵捕野生動物實在太容易,野生動物狩獵自然就演變成了營利的商業行為,熱絡的野生動物「山產」經濟也就帶動了陷阱的市場需求。根據調查,光是一家網路店家一個月就曾抓了78隻山豬,並非法販售給消費者、繁殖業者31。

七、禁用陷阱,如何防治農損?
農損防治的基本原則,應是「共存」,而非「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農損的防治,如只從農民這個角度思考,無法解決問題。需將整體環境、農地合法性及農作方式等,一同納入考量。除了推廣生態農業及多層次種植,也應結合具適切性及包容性的技術和工具。捕獸鋏和山豬吊的使用會帶給野生動物和貓、狗嚴重的終身傷殘,兼顧農業經濟並且不傷害野生動物才是我們應該多加推廣的方向。友善野生動物的防治方法,可以依照被動保護農地和主動驅離動物,分成「圍籬型」和「驅離型」兩大類別。
一、圍籬型
為了避免野生動物進入農地造成損害,圍籬型防治方式提供了明確的農地邊界。在欲保護的農地周圍建立有型或無型的圍籬,以被動的阻絕方式防止野生動物進入。
- 鐵板圍籬:可以在視覺上隱藏農作物,然而鐵板本身較重,較難維持足夠的高度38。
- 鐵絲網圍籬:無法在視覺上隱藏農作物。然而鐵絲網較輕,可以搭建得較高,並和鐵板圍籬搭配使用。鐵絲網頂部可彎曲以防止動物跨入39。
- 電圍籬:透過不會對人體和動物造成傷害的低電流電擊驚嚇動物,使其不敢再次接觸。在台灣已經有成功案例,可以有效阻止獼猴、山羌和山豬的入侵。然而因為初期架設成本較高、政府補助有限,加上若農民是非法佔用土地則無法申請補助,因此即便它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台灣仍不普及。40、41、42
- 驅避劑:驅避劑是一種無型的圍籬。在農田周圍或整個面積上施灑動物不喜歡的物質,阻絕動物入侵。有企業生產以沸石(zeolite, 99.1%)和檸檬酸(Citric Acid,化學式為C6H8O7,0.9%)為成份的驅避劑,沸石無味、無毒,對人體和動物都不會造成傷害。43
二、驅離型
當偵測到動物靠近時,透過發出聲音、強光、或超音波等介質波來主動驅趕動物。相對於圍籬型防治方式,驅離型具有較高的機動性,也比較適合在陡峭的山區地形使用。然而,其缺點在於嚇阻手段對於動物而言可能會越來越無感,當動物漸漸能適應它時,建議就要更換位置以維持動物對它的警戒性。各種的驅離方式包括:(1)光;(2)超音波;(3)聲音;(4)無人機。
有些驅離工具同時結合多種驅離方式,例如:太陽能超音波驅離器44,當偵測到動物時,該裝置可以同時放出超音波、警戒音效以及閃光燈來驅趕動物;結合無人機、GPS定位和超音波的驅離器45、46,可以運用無人機上的GPS追蹤野生動物的移動路徑,並發出超音波驅趕動物。
三、其他
轉作是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改種野生動物不愛吃的農作物,以減少野生動物與人類的衝突。此外,在採收農作物時,應避免留下成熟果實或其他農作物殘留物,並定期維護農地周圍環境,修剪灌木叢和雜草,在農地與野生動物自然棲地之間設置緩衝區,減少野生動物入侵農地的風險。

八、禁用山豬吊陷阱,將影響原民狩獵文化?
應全面禁止的是「非人道」陷阱,而此類金屬陷阱並非原民傳統狩獵工具。
禁用彈簧金屬套索陷阱並不影響原民狩獵文化,相反的,提倡真正傳統獵具知識與思維、讓新一代原民族人學習、了解人與自然智慧倫理等,更有助於真正原民傳統狩獵文化傳承延續。
「傳統獵具」定義:
傳統獵具相當多元,但俗稱山豬吊的金屬彈簧套索陷阱不屬於原住民傳統獵具之一!
大部分是石板陷阱或樹藤套索一類47 ,除了陷阱機類之外,還有弓、箭、刀刺槍等, 而當今族人也普遍使用獵槍,獵捕速度相對較快速,也對山林物種瀕危之威脅提高,應提供各物種生息、復育所需時間並有效管控,才不致面臨山林物種枯竭或滅絕。
因此,規範傳統獵具製作、使用及技術也是族人保存狩獵文化的重要條件,以保永續經營山林及物種之目的。
各族「傳統獵具」:
- 布農族傳統捕獵陷阱的製作,取材於大自然(如藤縄、掘洞等),且主要針對小型動物,不會發生黑熊誤踩陷阱受傷的情形48。布農族人原始的狩獵武器是弓箭。古時候,他們非常重視射箭的訓練,每一位布農族男子,都必須學習到一身射箭的本領。我們可以從其最大盛典「射耳祭」中,規定每個男童都必須參加得知。清領時期,布農族人自中國輸入火器,火槍便取代了弓箭,成為他們狩獵時的最愛。其後,布農族人更自行研製土槍,以為狩獵使用。日治時期,為了防範布農族的抗暴,曾經管制及沒收槍枝。布農族人也製造各式各樣的「陷阱」來捕捉野獸,其作法是,將陷阱放置在動物必經之路,表面上用枯葉加以隱藏,等野獸經過誤觸受困於陷阱裡49。如「縛足陷阱」用以對付山鹿、山豬、山羌、山羊等大型野獸。「重力陷阱」用以捕捉野兔、果子貍。「夾身陷阱」用以捕捉小型野獸如老鼠等。
- 阿美族的陷阱設置分為腳套陷阱50(與現今山豬吊不同),可捕捉山豬、山羌等大型獵物;石板陷阱可捕捉小型鳥類或鼠類;地窖、木刺、竹刺等陷阱則專門用來捕捉更大型的動物。此件物品為用以捕捉山豬的腳套陷阱,此外,獵槍、弓箭、茅以及配刀,也是原住民狩獵過程中的必備工具。阿美族人的的主要狩獵方式,有犬獵、火獵、伏擊、追蹤獵、陷阱獵等。主要狩獵的動物則有:山羌、山豬、山羊、飛鼠等。
阿美族人於狩獵時有一套嚴格的標準以狩獵傳統,有著許多對生態維護的規範與智慧,許多禁忌約束,不致於讓野生動物滅絕,對狩獵所獲也是心存感激,感謝天、地神、祖靈的庇佑讓部落族人生命得延續下去。 - 傳統的泰雅社會中,認為自己的武器自己做51,才不會受到部落人的嘲笑或是看不起。未成年的人還不會製作武器,可以由父親或兄長來幫忙做。自己的武器絕不可借給其他人用外,更不可以讓婦女觸碰或是讓別人踐踏,這是一大忌諱,否則獵人就不會再獵到山豬、山羌了,如果要在獵場內放陷阱,必須通知其他同族的人,以免傷害到同族的人。
- 魯凱族的傳統是製作天然陷阱(使用植物性材料或是獸骨等),有一定使用期限且會被自然環境代謝掉,不會傷害大自然,雖然動物有可能跑掉、掙脫掉52。
- 南投仁愛賽德克族傳統圍獵使用弓箭,長茅、槍枝等,多半不用獸鋏,因獸鋏不是他們傳統慣用的獵捕器具53。
- 今日邵族人已極少狩獵,故現行的狩獵祭已不上山打獵。
「狩獵文化」:
與狩獵行動行為是不同概念,狩獵文化涵蓋完整狩獵知識與思維、親屬關係、部落倫理組織、社會規範,乃至信仰及價值觀構成狩獵文化知識體系。近年族人在諸多挑戰狩獵議題之下,深刻體認到狩獵文化瀕臨消失的困境,試圖透過如部落學校或獵人學校,來教授下一代學習各種裝置陷阱機類的技術,以及對自然生態環境、各種動植物及其習性的認識,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智慧倫理等狩獵文化相關知識。

九、全民禁用陷阱,是否會讓其【地下化】難以管理?
研發、推廣對環境與動物友善,又能防治農損的工具、方法,是政府的責任。有效與積極的執法,建立預防措施(例如制定固定巡山計畫)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不應以任何理由來「合理化」非人道陷阱的存在。
全面禁用陷阱,也許會讓少數有心人刻意【地下化】,卻也有助於政府節約行政量能,聚焦執法,更有助於推廣教育,讓全民參與協助政府落實保育,比目前各種殘害動物的陷阱橫行濫用,政府卻束手無策好太多。

十、改良式獵具僅是小型版山豬吊 殺傷力一樣強大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說:「現在禁用反而造成非法地下化」,林保署聲稱山豬吊「成本低、易設置、殺傷力較低」,聲稱「改良式山豬吊」減少其他殘忍獵具如毒餌等可能性,簡直是倒果為因。且林保署推行之改良式山豬吊同樣屬無差別、殺傷力大之獵具,事實上,其線徑、壓力調整、限位器等改良構造實際上也無法證實能防止誤捕其他野生動物!林保署帶頭發送或交換改良式山豬吊,形同合理化山豬吊現存亂象、助長盜獵風氣,對於所主管之野生動物保護業務實屬大開倒車。林保署基於野生動物保育及農損之衡平法益,應該補助不傷害野生動物的電網圍籬、聲光驅避設施等。

相關資料
[1].The Lisbon Treaty: recognising animal sentience | 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ciwf.org.uk)
[2].Consultation on snaring in Scotland (antisnaring.org.uk)
[4].7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snaring crisis | WWF (panda.org)
[5].7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snaring crisis | WWF (panda.org)
[6].影片 | Facebook
[7].Alternatives to Snares - National Anti Snaring Campaign
[8].Snare Removal Program | Kibale Chimpanzee Project (wordpress.com)
[9].https://wwfasia.awsassets.panda.org/img/original/snaring_crisis_infogfx.png
[10].https://fb.watch/khMA65U9rG/?mibextid=YCRy0i
[11].https://news.ltn.com.tw/amp/news/life/breakingnews/3308739
[13].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3026
[14].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3026
[15].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XYW9e9m
[16].https://www.taiwanbear.org.tw/news/news_show/9/183
[17].https://www.lca.org.tw/news/node/8274
[1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clBaqYjJE
[20].公文
[21].https://www.league.org.uk/what-we-do/shooting/snares/
[22].https://www.worldwildlife.org/publications/silence-of-the-snares-southeast-asia-s-snaring-crisis
[23].https://www.worldwildlife.org/publications/silence-of-the-snares-southeast-asia-s-snaring-crisis
[24].https://kibalechimpanzees.wordpress.com/snare-removal-program/
[25].https://www.antisnaring.org.uk/
[26].https://www.ifaw.org/journal/snare-patrol-searching-silent-killers-wildlife
[27].https://www.antisnaring.org.uk/news/campaign/snares-europe-research-eurogroup-animal-welfare/
[28].https://www.league.org.uk/what-we-do/shooting/snares/
[29].https://www.antisnaring.org.uk/assets/images/nfbg-the-case-for-a-ban-on-snares.pdf
[30].https://www.league.org.uk/what-we-do/shooting/snares/
[31].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073826354&mibextid=LQQJ4d
[32].https://www.forest.gov.tw/forest-news/0069071
[33].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288553
[3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sFXhGoDnW0
[3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kzohG8pi4
[36].https://www.vogelabwehr.at/en/wildlife-repeller/
[37].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28302
[38-39].イノシシ被害を防ぐ対策法! 防御・捕獲のポイントと最新技術を解説(西岡日花李,minorasu,2021/07/12)https://minorasu.basf.co.jp/80243
[40].玉荷包園裡的社會科學防猴法 從「滿州電圍網第一人」到在地輔導團隊成型(鄭雅云,環境資訊中心,2020/9/25)https://e-info.org.tw/node/226882
[41].防山豬偷吃農作物 基隆七堵山區農友裝電網(盧賢秀,自由時報,2023/9/30)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443989
[42].臺灣獼猴防治手冊(林華慶,林務局,2018/3)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1918
[43].penergetic bWV(penergetic官方網站) https://www.penergetic.com/en/products/penergetic-bwv/
[44].Ultrasonic Animal Repellent Outdoor Solar Animal Repeller with Motion Sensor&LED Strobe Light(Amazon購物平台)https://reurl.cc/ezWQj7
[45].ドローン・高周波 最新技術で鳥獣被害を減らせ!最前線に迫る(山田俊輔,NHK岡山放送局,2023/12/27)https://www.nhk.or.jp/okayama/lreport/article/001/62/
[46].ドローンやAIを活用したICT農作物被害対策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スカイシーカー,2021/10/2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1uehJRaUY
[47].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57737
[48].https://e-info.org.tw/node/73495
[49].狩獵 -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ysnp.gov.tw)
[51].https://www.yabit.org.tw/story/conten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