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演動物 /加拿大海洋世界4年養死15隻鯨豚引發關注2023.08.27

標題圖片是2023年三月分享過的〈最孤獨的殺人鯨Kiska被囚禁40多年後死亡〉的相關影片截圖。這報導中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海洋世界(Marineland)近期又被爆料自2019年至今,有更多鯨豚死亡。

加拿大新聞社透過資訊自由法取得對於這些動物死亡的文件;這些文件顯示自2019年以來,該海洋世界已有14隻鯨魚、1隻海豚死亡----其中一隻鯨魚為虎鯨Kiska其他為皆為白鯨。而海洋世界在網站上表示:他們在為動物提供福利方面有著「良好的記錄」,並將 「繼續優先考慮動物的健康和福祉」。

而當地議員表示這也許是個「轉機」海洋公園應在此時作出改變---退出動物展演而專注於遊樂設施與其他娛樂項目了。

加拿大於2019年通過的《終止鯨魚和海豚囚禁法案》(Ending the Captivity of Whales and Dolphins Act)禁止鯨豚進行「娛樂性表演」與繁殖(允許目前已圈養的海豚繼續飼養至自行死亡)。

而根據報導,目前海洋世界已停止(如照片)的餵食活動,也取消過往型態的鯨豚表演,改為15分鐘的「馴獸師談話」(trainer talks)活動取代了,此活動由兩隻海獅和四隻海豚表演。馴獸師們討論了這些動物在海洋公園和野外的生活以及保護工作的必要性。海豚們會表演一些小把戲,比如在半露出水面的情況下轉圈,並得到魚作為獎勵。

鯨豚為何不適合圈養

「圈養對於大象和鯨豚會帶來許多負面的健康影響。研究指出,它還會導致神經損傷。」一份研究如此指出在自然環境中,這些動物擁有廣闊的活動範圍,為牠們提供適合其複雜認知能力的刺激性情境。不幸的是,全球仍有超過3,000頭鯨豚和17,000頭大象被圈養,並剝奪他們的自然環境。然而,基於實際和道德因素,不太可能直接研究這些圈養動物的大腦,即使此等研究能揭示被動物園和海洋公園圈養大型高智商哺乳動物的危害。

關於該研究請見〈圈養大象和鯨豚會損害牠們的大腦功能〉。

野柳海洋世界持續圈養並使用海豚進行表演 (動平會田野調查紀錄)
目前台灣有哪些圈養鯨豚進行展示或表演的場所?
  • 新北市野柳海洋世界(有鯨豚表演活動)
  • 花蓮縣的遠雄海洋公園(有鯨豚表演活動)
  • 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鯨豚為圈養展示)

2015年由動物社會研究會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共同發表的〈台灣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表演調查報告〉至今依然有可看閱讀性,有興趣的朋友,可點擊此連結下載閱讀。

我們建議旅遊行程中應避免安排參觀鯨豚圈養場所。

若行程無法避免前往,到現場時可多關注該動物狀況與活動表演安排是否妥當,若感覺有問題,可在現場向工作人員詢問,或分享到臉書 〈 動物不是娛樂 〉 社團中與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