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遊蕩犬會造成犬咬事件
動平會推出「人與陌生犬安全互動」專題網頁後,有網友質疑:「解決遊蕩犬(流浪狗)問題,路上就看不到狗了,為什麼要宣導這些事呢?」
但根據統計犬咬事件,未必都是由遊蕩犬產生的。如美國CDC的資料顯示每年估計有 450 萬人被狗咬傷,而由根據另一份調查指出,其中被流浪狗咬傷的比例為15.55%!更多的犬咬事件是由自家或認識朋友家的狗狗造成的!而兒童是狗咬傷最常見的受害者,而且更有可能受到嚴重傷害;而大多數影響幼兒的狗咬傷事件發生在日常活動中以及與熟悉的狗互動時。
而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簡立建於2014年提出的調查報告,每年大約有2萬多件被狗咬傷就醫的案例,而小於14歲的年輕男性居多,而老年族群是最容易因狗咬而送醫。
而讓人痛心的台灣比特犬造成兒童死亡的犬咬事件,攻擊小孩的狗兒,甚至是被長期鍊養的狗狗。
防咬教育的重要
沒人願意看到犬咬事件發生,這些事件除了需要付出醫療成本外,也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遺憾。
但犬咬事件其實是可以預防的!透過教育,提高人們對犬隻行為的認識和理解,以預防犬咬事件的發生,同時降低了對人類和狗隻之間潛在衝突的機會,這對於促進社區安全和提升犬隻福祉都具有積極意義。
WOAH《陸生動物衛生法典》7.7.23章節寫到:「降低狗咬事件發生的最有效手段是教育人們如何與狗安全互動,以及將訓練和管理犬隻作為飼主責任的一部分。年幼兒童是最容易被狗咬的群體。事實證明,著重於適當的,以犬隻角度出發的行為之公共教育計劃可以有效降低狗咬事件的發生,應該予以鼓勵。主管當局在制訂犬隻安全教育計劃時應尋求犬隻行為專家的建議。」
我們相信---並且證實
透過教育真的可以改變人對待動物的方式
當人遇到狗,不一定要與牠互動,但避免衝突是必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動物、了解動物、尊重動物是避免人犬(與其他動物包括野生動物)衝突的方式。
動平會早在2014年開始,就開始對河濱人與遊蕩犬衝突提出教育河濱人與浪犬適切安全行為才是解決之道後,從2016年開始,邀請動物行為諮詢講師,連續五年不間斷舉辦好幾梯的志工培力,號召宣傳志工前往大台北河濱公園,向民眾宣導要如何面對河濱遊蕩犬、了解犬隻行為與進行防咬教育等訊息。
2017年人與浪犬安全互動志工培力活動
邀請專業犬隻行為諮詢師為志工上課
根據我們的活動統計,都可以看出這些宣導是有發揮影響力的,如在2020年我們與臺北醫學大學生物統計研究中心合作分析,在動平會宣導前後受訪者對流浪動物的友善程度,具顯著差異(提升),意即宣導後民眾對流浪動物的觀感變佳、於「停止手勢(遇到浪犬可以做的手勢)」之認知也有提昇。
動平會也透過校園、社區的講座,宣傳如何面對狗狗、減少衝突,而我們的受眾除了年輕學子外也含蓋了社區不同年齡層的民眾。
影片為2018年的宣導片段,
從河濱郊區到都會區域,都是我們宣導的範圍!
2022年我們前往雲林台西舉辦「海口動物藝起來」活動
邀請專業狗狗行為諮詢師向小朋友介紹如何安全的面對狗狗
影片為2022年我們前往部落教導動物福利知識
與如何面對陌生犬隻的片段
2023年我們前往台中、高雄、屏東的育幼院
宣導不當籠鍊犬議題
也提醒小朋友就算是看到被鍊住的狗狗,也不該貿然接近
我們相關的專頁、文宣資源
目前動平會已有一些人與犬隻安全互動、防咬教育線上資源,如:在人與陌生犬安全互動專題網頁中,除了圖文解說外,我們拍攝了六部影片、製作了10部短篇動畫傳遞人們面對陌生犬如何應對。
而我們也透過電子繪本《Hi黑皮我想認識你》這本讓孩子了解狗兒肢體語言的繪本。透過學習認識狗兒黑皮,也更貼近我們身邊的狗兒、避免犬咬事件發生
我們也製作了相關文宣品,於不同講座中宣導人與狗如何安全互動
過去我們發行過的文宣品版本之一
我們期待做得更多
同時需要您的支持
透過教育宣導,是減少人與動物衝突最好的方式。
我們希望可以製作更多人面對狗狗不同情境、更詳細的狗狗身體語言的影音媒體與文宣品、翻譯國外相關資源外,也希望未來能培育相關講師,透過動保講座、社區宣導讓人更了解如何面對狗狗、避免犬咬事件發生。
但這些工作的成本並不低,但卻常常被人忽視----因此我們需要您的善心與支持,讓我們可以針對這個議題有更多能量可以持續宣導!
歡迎支持我們的「人犬安全互動--犬咬預防教育募款專案」,除了單筆捐款的方式支持我們外,更歡迎您定期定額捐款,以確保高質量的動保教育推廣工作穩定運作。
定期定額回饋禮
2022/09/01起,新加入動平會「定期定額捐款」的朋友設定每期捐款300元以上,且捐款超過12期,我們將贈送「動物平權手工皂禮盒」一組給您~想收到我們的定期定額感謝禮的朋友,都請務必在捐款時填寫詳細收件資訊。
捐款後兩週內會寄出感謝禮,急取件者可訊息動平會粉絲團告知
謝謝您支持動物、支持動平會!!
勸募許可:衛部救字第1121364411號